2007年12月24日星期一

2007读书小结

                                  

旅途无趣,也列一列今年读的书。多是纯文本,存于手机之上,看看也有数百万字了。许多作品颇可以写些东西,今时间不足,草草而就书单而已。
速于沪甬列车
科幻
把科幻小说放在第一位,是个人对科幻有特殊的嗜好。科幻小说,尤其是除去一些渣滓之后的严肃科幻小说,已经摆脱了科幻小说初期的猎奇、荒诞不经的风格,而渐渐地成熟成为基于现实而超越现实,刻画人物性格,挖掘人性中的善恶,反应现实冲突的真正意义上文学作品。与此同时,硬科幻保持了对当代科技前沿的深刻观察和深入讨论,富有理性思维的逻辑性,因而受到了喜欢缜密思维的学生以及年轻人的热爱。
·基地七部曲
阿西莫夫《基地》的中文版基本上出齐了(剩下前传2《迈向基地》还没完全)。50年代的基地三部曲到2030年之后的续集和前传,阿西莫夫老大致力于建立自己的一个未来文明史:从机器人时代开始,到人类的第一和第二次向银河迈出征服之路,到银河帝国的建立、兴盛和衰败,到历史心理学说和基地的建立,到基地的最终失败和盖亚的兴起,几乎包含了阿西莫夫所有作品,纷繁复杂,这是一个未来版的人间喜剧,未来罗马帝国史;或者,没有其他的文学作品可以与之媲美。而阿西莫夫的伟大之处,就在这一部漫漫两万年的文明史之中,不仅表现了人类在困境和失败中的勇气以及人性的闪光点,表现了人类自己的固有的人性的贪婪、愚昧无知、自私等等弱点,更有其对社会制度和历史的深刻了解,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规律的把握和再现,还有严谨的逻辑,这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
基地后传的结局(也是这部文明史的结局,人类智慧自己的结局)也许不是所有的基地迷能够接受的,这两本书的逻辑和情节也不是特别出彩,它主要反映了阿西莫夫本人对人类未来的预想,一种超越了共产主义的生命共产主义,所赞美已经而不再局限于个人,或者人类智慧本身。而前传则是阿氏完全是自己(和无数读者们)喜欢基地本身,所扩写出来的。也是最后一根人类的上下2万年的线索。阿氏在完成这条线索的铺设之后,也消逝在历史之中,留下无数嗷嗷待哺的读者们。
·帝国三部曲
帝国三部曲(《苍穹微石》和《繁星若尘》中文版全,《星空暗流》不全)是连接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的作品,就像在漫长的历史中所点缀的星星之火,他们承载机器人所包含的历史意义在这部文明史的后半部有具体的表现(不得不佩服阿老大的统筹之能力),故事也是一贯的阿氏风格。其中苍穹微石明显地带有广岛事件的影响,也是阿氏这个化学科学家的硬科幻作风;繁星若尘则颇有启蒙主义的味道,为帝国三部曲这个夹在机器人和基地两大高峰之间的系列增加了亮色。
·神们自己、复仇女神
《神们自己》是阿氏的游离在自己的文明史之外,又非常经典的一部作品。阿氏自己也非常喜欢这本书,他在书中不动声色地批判了人类固有的愚昧自私、自以为是、党同伐异,这种愚昧和自私不是反应在凡夫俗子的身上,而是反映在人类的精英,科学研究机构之上(这点和中国在批判的学霸制度正是不谋而合?阿氏也许当时也正在学校里受到打击?)。
复仇女神也是类似主题的作品。它应该发生在阿氏文明史人类第一次殖民早期。人类的小团体小圈子所带来的心理优越感和排外性在这部作品里表露无遗(颇有白人看黑人,欧洲人看亚洲人的味道)。
这两部作品是阿氏描写人类心理和人性的代表性作品,也代表着科幻作品已经开始涉及文学所有涉及的领域了。
·夜幕、最后的答案
两部短篇,《夜幕》是公认的至今为止最好的中短篇科幻小说,而《最后的答案》是阿氏(也是我)最喜欢的中短篇科幻小说。
今年借中文翻译加速,基本上把以前未读的阿氏的作品都读完了。自此而始,再无阅读阿氏未发掘的宝藏的兴奋了,叹。
·《群星,我的归宿》《被毁灭的人》
阿尔弗雷德是一个语言大师,《群星,我的归宿》带有深厚的文化氛围,掉了无数的书袋,难读难译。赵海红兄花了整整两年才翻译出来(第一次读的时候读了一个缩写版,想把翻译者杀了,最后才发现。以后读书绝不读缩写版)。有人把它与基督山伯爵比,感觉很不地道。基督山伯爵的特色是情节和易读性,读下来很爽,淋漓尽致。而这本书根本不是这样。赵海虹兄说这本书也非常硬科幻,这个也是瞎扯淡,“思动”也可以叫硬科幻,那么七龙珠也是硬科幻漫画了。这本书就是很独特的一本书。前95%全都是非常夺人心魄的情节,而最后的一部分则把剧情推向高潮,犹如决堤洪水,立即升高主题到真正的严肃作品的高度,成为表现人类的矛盾性的深邃完美的作品。“The greatest of the greatest,这句话未必没有道理。
相比之下,《被毁灭的人》则是更重情节逻辑,读起来非常有趣,但作品思想反而没有前者高。一个好的结局往往决定了一个作品的深度。
·计算中的上帝
与群星相反,这本书是一个“坏的结局”,至少是平庸的结局而破坏作品水平的典型。读到一半的时候,我暗暗感叹雨果奖的评委们有眼无珠,立即把雨果奖在心中的地方降了一等(2001年该书在雨果奖争夺中败给哈利波特和火焰杯)。但是读完最后一部分,我又把它提回到原处。索耶同学毕竟不是真正的科学工作者,他从基因学读物得到的一切在作品中表现完美,但是要稍稍扩展就没有任何说服力了。也许更重要的是,如果一部硬科幻的结局是建立在无逻辑推理猜想之中,那么它就失去了真正的魅力。
当然,作品本身还是相当优秀的,不失一部近年来相当优秀的硬科幻作品。
·星船伞兵
莱茵哈因最好的作品,极上进和鼓舞人心的作品,但是由于倡导军人专政而被斥为有法西斯倾向,这个也是在上世纪那个年代人类对法西斯和战争的恐惧扩大化的结果。事实上,书中倡导的是真正的负责任的公民权,而服役则变成了一种学习担负责任的训练,这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甚至需要付出血的代价;而正是这种沉重的铁和血,变成了每一个有权者深沉和熟虑的自然根源,这个也许就是最好的制度之一?
同名电影庸俗无聊,不可同论。
·银河系公民、帝国双星及莱氏短篇
莱茵哈因那个时代还要反奴隶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事实上,新殖民主义在那个时代依然存在。莱茵哈因小说的政治色彩充分表现在这两篇小说之中。这两篇的情节性也很强,把基督上伯爵比这两篇,我非常同意。
《你们这些回魂尸》是完美的时间旅行作品,情节的紧凑完美完全可以媲美《最后的答案》。
莱氏还有几篇短篇,也很有意思。但有今年能找到的几篇,缩写得不成样子。
·沙丘、安德的游戏
沙丘的中文版目前只能找到第一部。安德几部都比较全。
这两部开创了架空历史的先河,也是架空历史比较好的两部。而架空历史的个人英雄主义也在这里开始。很好看的小说,也仅此而已。据说安德后面几部很不错,但是读了第一部,暂时没有兴趣读后面了。
现在国内外充斥了大量的这样的作品,不管驾驭文字能力如何,先架空一个开始。YY小说的流毒也自此开始了。
·杂项、未读完
反物质飞船,狼毒,通俗读物。
机器人会不会梦见电子羊,可惜没有中文版。
星新一,短小精悍,有机器猫的味道。
威尔斯,19世纪的科幻。
2006科幻世界优秀作品,中国的科幻总是偏于“幻”而不是“科”。轩辕剑式的古代科幻,灵魂上传,挖掘的是历史和现代比较流行的网络。《终极爆炸》读来还不错,而《三体》不是特别喜欢。
反乌托邦
1984、我们、美丽新世界,见拙作《明天的1984
动物庄园,据说是小学生的读物,我们读来也依然唏嘘。
魔幻
·哈利波特七部曲
几个可以找到的网译版中,感觉第七本译得比较完美,而第六本非常糟糕。幸好这类书不需要特别好的翻译、
哈利波特总算出完了,不知道哈迷们是什么感受。按我“没出完前绝不阅读”的原则,现在也可以一读了。
其实读完感觉罗琳的成功之处是对神秘世界的营造,而不是人物刻画,几个人死得莫名其妙,甚至斯内普这个最容易刻画的双重间谍也是如此。所谓的大团圆结局也一定不会让人满意。不过总算是完美结束了,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
哈利波特的一炮打响,作者受此鼓励,一发不可收拾。的确,罗琳挖掘了一个很好的题材:神秘的令人入胜的巫师世界,以及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她自己的经历也颇可以一书。于是出版商电影商亦大受鼓舞,声势越造越大。哈利波特某种意义上说,与其说是作品的胜利,不如说是网络时代的传播和造势的胜利。
·魔戒三部曲
魔戒也是一部史诗式的作品,属于可以扔出去砸死人的厚书。也许如果没有电影,魔戒的影响不会像现在那么大。不过从文字上说,魔戒的确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想效仿荷马史诗。魔戒几乎可以说是架空历史的鼻祖了但是它一点也没有现在架空的轻佻。真正把史诗的厚重感和奇幻性表达得很好。在许多奇幻排名中,它都列在第一,也属实至名归。
·光明王
光明王其实可以划到科幻那边去。这个故事非常有趣。不知道作者和印度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把印度教和佛教的理念和冲突可以映射得如此完美。这个和中国人轩辕剑之类的科幻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光明王论及宗教和反宗教,文字也向史诗学习,更加深邃动人,
·美国众神
这部作品也是属于比较难读的一部,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作者本来就写得比较晦涩,加上富有象征意义和比较荒诞的情节。文化冲突中,只有宽恕解决一切问题。
历史读物
·第三帝国的兴衰
历史读物多是大部头,这个是典型的一个。历史读物往往是一些史据加大量推论,这部作品则不然。美国人从德国得到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作者趁着工作的机会,接触了大量的史料,因此可以看作是研究第三帝国形成和发展衰亡一个比较好的史料的切入点。作者的评论不多,作为美国人,总希望大战可以避免,因而书中有大量的德国国内反希特勒运动的资料。章节内外颇有德国人不作为的感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民主也可以走向独裁,独裁更可以走向疯狂和奴役,这个不会因为任何个人道德、贵族气息甚至制度本身而改变。
·品三国
易中天的红极一时的品三国,也终于有了完全的电子稿。易中天对三国的研究还是有点新意的,他对三个国家内部矛盾的分析也颇在理。更重要的是,他讲英雄,讲英雄气质,讲全面的贴近实际的英雄人物,这些不一定有新意,但是在百姓讲台上一定是受欢迎的
·战略之父汉尼拔
很一般的一本书,简单史实的堆砌,
·雍正王朝
有两本,网络改写版很庸俗。二月河写的,说实话也一般般了。反而是电视拍得比较精彩。
·复活的历史
最近写秦朝崛起的书多起来了,这本书写秦朝的覆灭,试图用一些手段来解释历史上的不解之谜,有理有据,值得一读。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其实这本书写得还是有点意思的,问题是一上来就为秦桧翻案,给人感觉哗众取宠,印象不佳。到后面倒是老老实实分析起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弊病来,有些论断相当深刻。
文学诗文
·经典长谈
看板上有人谈到这个,就去读了一读,基本上把从古到今的书都列了一下。不过印象不是特别深,感觉就是高中初中生可以读读的,了解下古代文史哲的概要。
·思无邪
所谓著名mm写诗经的,幸好诗经里情歌多,安易如同学统统地梳理了一遍,文笔好的文字总是显得很入眼。问题是她老兄羡慕、唾弃和唠叨半天后,还假装清高地说我不要爱情云云,我不禁要叹一声,“甚矣,汝之不直”了 :P
·人间词话
在现在可以是标题党范例(不会是因为我没有找到全本吧?)。当然,当时的风格如此。王老头功夫踏实,所论虽然是有论点没论据,但总是让人点头称是。
科普人文
·魔鬼经济学
这本书和前面的中国人的历史误读,和后面的血酬定律都是有点颠覆性思路的书,当然,其实懂唯物辩证法的这些都是小菜。里面的论据翔实,对美国历史上3k党、黑手党历史发展尤为有趣。
·血酬定律
同上。经济分析不是光是讲钱和金融。人的劳力甚至生命都是可以投资的东西,尤其是某些年代之中。
·自私的基因
这个可以看作经济分析在基因生物学中的应用,实际上,弱人择定律在解释一切的时候,经济分析非常有用。
·2005-2006百姓讲台文稿
有些很一般,有些很好玩。印象最深的是梁实秋说吃,和一个金教授讲礼仪。有人反对百姓讲坛,不知何谓?有些东西讲讲,长长见识,本来也是好事。

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飘渺水云间和网络“虚拟”时代的终结


(回头看来,虚拟时代终结了,但BBS的时代也终结了,网络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一切。)

------------------------------                                  

一、
    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尤其是各个网络社区的建立,网络文化的传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种全新的,以网络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已经悄然兴起。其代表是web2.0的个人/群体blog和信息交流中心bbs/论坛。
但是,当前有一些对网络负面的判断非常流行,那就是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社会”,网民过的是“虚拟生活”。更加糟糕的是,一切和网络有关的内容和活动,就和所谓“真实”生活所对立起来,“虚拟”一次已经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而被引申到真实、可靠的对立面,好像网络的“虚拟”乃洪水猛兽,好像网络就是现在破坏一切安宁平静生活的祸害之根源。呜呼!此陈词滥调可以休矣。
    虚拟一词在信息时代,首先来源于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是指在屏幕上,以绘图之方式模拟三维立体之世界,此技术的发展如此之快,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非常逼真的影像了。把“虚拟”引入网络生活,主要是指人和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却可以以各种形式做(甚至是实时的)交流。这个和千万年来人类的交流方式的重大变革,因而深刻地影响到了人类社会文化各个方面。
    在网络社会的早期,我们面对的黑乎乎的屏幕,和比特为单位的网络流速;除了少数人,我们心里的疑惑并不少于电话刚刚发明时(标志性的事件是“hello”取代“are you there?”作为问候语)对电话的疑惑,我们好奇地问,那一端会不会是一条狗?这种怀疑产生于我们千万年来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人们面对自己所不熟悉的事物总是采用一些谨慎的态度。因此,把网络世界成为“虚拟世界”则不足为奇了。
    然而,此“虚拟世界”更多的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计算机对现实世界的模拟,目的是重现物理世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虚拟”一词,更多的还是人们的心理上的陌生感。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虚拟”一词在网络时代的贬义化,已经大大影响了不知就里的人们的思考,以至于舆论一棍子就把一些中立的,甚至是美好的事情打死了。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下,网络的“虚拟性”到底意义何在?网络生活到底是不是“真实的生活”?
二、
    现在让我们来重新审视“真实生活”。什么是真实?什么样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如果这点无法解析清楚,那么我们就无法定义虚拟,也无法在这个论证上前进一步。
    首先,我们并不能以某种特定方式来定义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人有自己的自由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人要以何种方式生活,只要他不妨碍他人,那么都是合理的,可接受的。
    然而这不妨碍我们来定义生活本身的“真实”性。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以他自己的方式生存,生产和娱乐,都受这个真实世界的影响,并且将影响这个真实世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任何人的生活都是真实的,没有人的生活游离于“真实”之外。当然这个判断本身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生活是真实的,其实就是考察他的人生观世界观。
    先让我们看看最世俗的观念。世俗的观念通常把“真实生活”定义为养家糊口,衣食住行这些最基础的生存之道。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和网络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就太多了。作为基础性的通讯工具设施,网络给我们带来了电子邮件、IM,搜索引擎,已经成为许多人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必要的工具,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也正在逐渐地网络化,网上购物已经非常地深入人心,网上各种预订服务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光顾,随之而来的金融行业的电子化网络化,公共服务网络化,一个巨大的平台已经构筑,支撑着人类平时生活中的一举一动。
    同时,在这个基础上,网络生活本身正在创造巨大的经济奇迹,无数从中earn到了life。从yahoogoogle,从第二人生到魔兽世界,一个创办仅仅一年的youtube价值14亿个dollar,一个skype 37.5亿,mozzila基金会的老大得意洋洋地宣称仅仅一个firefox就创造了“tons of money”。如果仅仅把make money看作是“真实的生活”,那么网络正在创造比过去和其他产业“真实”得多的生活,网络中的人正在,或者说可以,比过去“真实”得多地生活着。
    “tons of money”,老大重复道。
三、
    然而我们显然还不仅仅满足于此。人类那么大的一个大脑,显然是不会满足于猪一样吃饱睡足的生活的,不会满足于房车妻子的。为了进一步阐明“真实生活”,现在我们在世俗的定义之上前进一步,加入一些非功利性价值判断。
个人认为,至少以下的定义是符合“真实生活”的,那就是,每一个人带着他美好的愿望,在他的生活中追逐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并付出自己的代价;同时,他和他的朋友们,在这一个过程中寻找到了情谊、乐趣以及智力上的快感。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定义保留了巨大的价值判断空间:每一个人的理想和愿望如何,都必须他自己来作出决定,理想并非一定要多么高大长远,行动也不一定要痛苦坚韧。简单地说,所谓“真实的生活”,那就是人类为了自己特定的,而且是可行的目的,而努力前行的生活。
在这一个定义上,我们可以继续前进一步。网络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说,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大碗茶是一种交流方式,鸿雁传书是,电话是,emailIM也是;同样的,竹简是一种知识传播方式,纸书是,报纸杂志是,网页和bbs也是;讲演是一种宣传方式,写文投稿是,电视广播是,blogbbs也是。方式在变,但是我们的目标并无本质变化,我们依然将这个时代最有效的方式应用在我们的目标之上。“新的生活方式”方式不过是构架在网络这个基础构架上的革新,是又一次技术革命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推动。其结果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来为我们的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的网络生活是真实的,它的真实建构于我们目的的真实性之上。
四、
    我们还需要深入探讨一下最为人所诟病的网络“虚拟生活”的两种类型。一是沉溺于网络(最严重的是网络游戏)的瘾君子们,二是不知深浅的网络交友。
    首先,瘾君子无时无刻不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他们的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两个字“空虚”。在我们的语义环境里,对一个没有理想的人空谈“真实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在现实中,没有理想本身代表了一种生活目标的缺失,那么人类自己与生俱来的好逸恶劳和逃避现实的天性自然而然就被发挥出来。历史上荒唐的瘾君子数不胜数,养鹤亡国的,蹴鞠成家的,看看二三十年前没有网络的时代里,有看武侠去跳楼练轻功的,也有打麻将起落一命呜呼的,网络的兴起,网络上新的玩意的兴起,这些罪名又可以安在网络之上了,除了老词语“沉迷”,“玩物丧志”,甚至还可以创造了一个新的词语“虚拟生活”来大加谴责,实在可以唏嘘。 很明显,这一切并非是网络本身造成的。如果仅仅方式就可以拿来当作目的批判,那么我们就需要谴责一切娱乐和交流方式——没有比因噎废食更荒唐的了。(当然,需要阐明的是,其实瘾君子亦很难定义。某些“瘾君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也在追逐自己的理想,何况,也许人也不能把每一秒钟都放在理想之上。)
    网络交友又为字典创造了一个新词叫做“见光死”,可见网络本身对中国语言的贡献不可谓不小。每一个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对他的朋友的判断仅仅是脸蛋,那么我们何必在这里为此多费口舌?如果理解和尊敬一旦暴露在阳光下就无影无踪,那么这种理解和尊敬实在是一钱不值。
从交流的角度上,如果网络上的实时的交流还是“虚拟”的交流,那么过去的鸿雁传书更是虚无缥缈了,这个对文人骚客的浪漫情怀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个人依然认为,一个看不到对方内心和思想的交流是无效的交流,无论对方是在你的怀里,异或天涯海角。网络提供了一个交流场所,就像门口开了一个茶馆,每一个人在这里能不能找到朋友或者知己,这不仅要看空气中缘分的味道,更重要的是看你是哪一种人,而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给茶馆,或者网络世界。
五、
    飘渺水云间,和众多有影响力的bbs和网络论坛一样,作为一种很特殊而重要的网络应用而存在。历史上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的信息聚集和交流场所。信息的聚集,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杂志、书籍,或者电视新闻之类的进行类比,但是信息交流,而且是大规模的,长期的、不分区域、成本极低的信息交流,那已经不是各种交流会、思想讨论会,大学研习班之类的可以比得上的。现在bbs和网络论坛把这两件事情都做了,而且做好了,功莫大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受益非浅。这种信息的集中和便捷性,交流的无拘无束,到处闪烁的智慧的火花,几乎代表了整个网络时代能给我们带来的所有好处。
    bbs的确也有它自己的所谓“虚拟性”,比如说,每一个人的有自己的ID,甚至“马甲”,谁也不知道一个ID后面是谁,这是一种传统,一种黑客精神,每一个人都有自由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想法、思想,性格的一方面或者另一方面。bbs毕竟是一个信息交流场所,而不是一个牲口拍卖场或者婚介公司什么的,不需要在这里展示完完全全的自己。“you are what you write”是对这里最好的阐释。因此,这种“虚拟性”实质上是一种自由,一种如何表现自我的自由。但这不等于说,我们不能相信bbs上的任何人,bbs上的任何人都是虚假的。不是,bbs上的总是一部分自我的表现。这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样,我们在某种角色之下的表现不一定一致,我们不能说某个时候我们就是虚假的。
    更进一步,要真正认识一个人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而且,人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但是,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他的思想和灵魂,如果我们能深入地了解和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那么我们就能真正地认识一个人。这样,长期而深入的交流一定对我们帮助最大。仅仅从认识一个人这个角度出发,如果一个人有他自己良好的判断和观察力,那么bbs之类的密集的信息交流场所必然带给我们最真实的每一个人。
六、
    如果做进一步的价值判断,那么我们一定会把自己心中最美好的形容词都加在“真实的生活”之上,比如有趣,比如深刻,比如充满伟大挑战,比如如诗般宁静栖息,甚至富足安宁之类的也只能当作他们的小小修饰而已。而关键在于,我们能做得多好,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如何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载体,如何在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中表现自己,如果以自己的方式,在生活这场严肃而轻松的游戏中得到更多的乐趣,而获得真正的“真实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上,对心明如镜的追求者来说,其实没有“虚拟生活”,没有网络“虚拟生活”,没有“虚拟社区”。社区就是真实的,因为没有比人的灵魂和思想更加真实的东西。如果有“虚拟”,那么它不是网络,不是社区,不是生活,而是人自己。你愿意做得多真实,你能做得多真实,你能找到的人有多真实,那么这个生活就有多真实。而网络,随着它自己的成熟和发展,正慢慢地成为一种生活最真实的组成部分。而作为信息枢纽,作为人和人交流场所之存在的bbs和网络论坛,将成为这个网络时代中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生活方式的载体之一。而我们现在所热爱的飘渺水云间,也必将成为这真实载体的一部分。

2007年10月7日星期日

一个理想主义者眼中的知识分子


                                      

(水云间reading版讨论稿)
在我看来,知识分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或者说,过去的普通人眼中的知识分子,无非是多识了几个字,多读了几本书,会算点算术;再加点,有点这样那样的现代的技能,能糊口养家:这个基本上就是80年代前中国对知识分子的定义,知识分子是和文盲两字对应的。从这点上来说,再过几年,中国的非知识分子的比例已经几乎降为0了。
当然,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则是包含了更深刻的意义。不才试图简单归纳几点。
一、科学和理性精神
       现代知识分子必须拥有科学知识,这个几乎可以从“知识分子”本身的字面意义所推导出来。问题是仅仅科学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分子必须要有一种科学之精神。科学精神谓何?科学精神首先应该是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反愚昧,反盲从和理性精神。
       现代科学是从19世纪开始的技术科学革命,尤其在物理科学革命之上建立起来的,现代科学的出现,不仅仅为整个世界建立了新的物质基础,更深层次地,它从根本上打破了以神学为基础的哲学体系,整个人文科学体系和自然科学体系的研究方式都已经重新建立起来。人类智慧的结晶,最高层次的认识论,辩证法,也被以唯物辩证法之形式重建,人类重新调整了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于是世界的真相正被一步步揭露出来。从这数十年的哲学流派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具体学科的大发展,一些美妙的科学事实的发现,都将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这个科学的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的这种实验性的,从事实之中寻找规律的研究和实践方式,已经无可辩驳地主导了这个世界的发展。
       然而,科学的成就,科学知识的积累,不等于愚昧已经离开我们远去。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法X功的爱好者不乏高级科学研究者。科学知识不能保证人类的幸福,科学知识本身也不能保证人类远离愚昧。人类有自己的贪欲、愿望、甚至美好的理想,没有真正的科学精神作为我们的思想的支撑,那么这一切都可能被人利用。每一个人的理想各异,生活方式不同,但是没有科学精神,即使他拥有再多的科学知识,他能够再多地研究和生产(我其实相当地怀疑这一点),他也不过是前人遗留的技巧和工作方式的傀儡,他就称不上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二、独立的批判和反思精神
       批判和反思精神是科学精神的衍生。知识分子应该在坚实的科学知识共识之上,拥抱一种怀疑论:的确是这样吗?它背后的原因为何?是不是有更符合实际的解释?这种怀疑论应该来自于对这件事这个人的关心,也源自对科学和理性本身的信赖。
       我愿意把批判精神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有根有据地指出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构架,一个理论的优点和缺点,有利于它的发展;越是深刻和客观的批判,越是能促使它前进。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都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所应该反对的。
       反思有一种重要的方式,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推理、论断和思想重新思考。世界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现在的事实基础不等于明天的事实基础,一切的理论和论断都有改进的余地,何况我们个体不成熟的想法。我愿意把对个体的反思看作我们自己为自己铺平了前进的道路。孔老夫子尚自称一日三省吾身,在这点上,他是跟得上现在的形势的。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阐述一个人独立的重要性都是不过分的,问题是什么样才是真正的独立,怎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独立。批判和反思都是我们能够独立于前人,独立于他人,从而真正地开创自己道路的保证。
三、开明
       从科学精神本身我们还可以推导出一些价值观,比如应该虚怀若谷。但是认识论和方法论还本身还不能彻底解决价值观的问题,价值观是直接观察结果、科学事实和认识论的结合。把一些价值观归入知识分子的标准之中是相当困难的,有些东西无法简单地作出评论,比如爱国主义和世界主义;比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但是有几样精神我还是希望纳入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之中,首先就是反对一切狭隘的开明和自由精神。
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为自己的思想戴上囚笼,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划归于某些集团之中,党同伐异本来就是群居性人类的天性。但是,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学也是反狭隘,崇尚自由的。这种开明精神要求知识分子开明和公正:我们不能因为某人某事仅仅与我们的特殊利益相悖而去反对它,我们不能因为某人某事的一个错误而全盘抹杀他们,我们更不能为了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企图牺牲他人的利益。开明精神在具体上还包括,对他人,对其他理论体系、对他人生活方式的包容和体谅,客观评价和讨论,不作个人攻击等等。如果知识分子做不到这一点,那么知识本身可以变成每一个人的恶魔。
四、追求真理和自我牺牲
       更进一步地,知识分子本质上都是真理的俘虏。这个是知识分子终极的价值观。真理是自然的真理,也可能是关于人类自己的真理。在真理面前,我们没有任何个人利益,那么如果真理要求我们作出自我牺牲,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会退缩。
       这两条,一定会有人批评它太过浪漫,道德气息太重。毕竟,我们谁都不是圣人,贪生怕死,好逸恶劳,耽于安乐:我们每一个人都莫过如此。但是,总是有一些道义和精神,像星光那样指引着我们——没错,我可能现在做不到,但是这不妨碍我崇尚和赞美这种精神,不妨碍我向这个方向的努力。
五、行动:独创和建设性
       知识分子不能单纯地依靠批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好像失去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没有任何的价值那样。破坏不简单地等于创造,批判之后建设尤为重要。批判比建设简单得多,独创和建设是相当困难的——而正是如此,这种艰苦的工作显得更为有价值。
       创造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应该是任何知识分子的梦想。知识的力量不仅仅局限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而更重要是试图创造出新的知识来。而拥有知识的知识分子,不会在现有的知识之前止步不前,一个在现有知识基础上的突破式尝试,即使是彻底失败的,也好于一万句对现有成就的歌功颂德。

自理想国以降,知识分子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这个不光光是指知识分子有在政治上的需求,而是指知识分子需要成为这个世界,是整个人类的脊梁,而政治本身不过是一个美好图景中一个片段。
我和人讨论时常常会说,往往道路远远要比行动本身重要。然而,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费尔巴哈提纲》的最后一句话已经以一种诗意的雄辩地道出了一切知识分子的野心:“一切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关键是改造世界”。是的,我们要当心,良好的愿望不等于良好的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成为全知全能的上帝,没有一个人能说自己所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越是怀抱高尚理想之人,也许造成的破坏越大,但是我不认同这种悲剧是一种宿命),但是这个不等于说,空谈和批评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不等于说,我们不能有自信,不能迈出脚步。我们最终还是要用双手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而基本道路正是我们上述的:客观,理性,开明,追求,也许,还必须自我牺牲。
       重新回到我们最初的定义上来,知识分子拥有的科学知识。也许我们这个时代里,各个专业的细化得如此深刻,再也不会出现百科全书的人物了,甚至能够横跨数个学科的人都很少了。但是,我依然认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去阅读和了解各个学科的进展是非常必要的,从自然科学的数理化、生物基因,心理,到经济、历史、地理、语言文化,到基础工具的信息技术,再到对整个科学和世界的思辩——哲学。光有科学精神不解决实际的问题,批判的武器不代替武器的批判。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实实在在的材料,任何科学精神,任何追求,不过是无矢之的。
       知识分子的实践的范围包含了整个世界,强调行动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强调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们不能因为怀抱这种精神而骄傲或者自感高人一等,但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一定会因为这种精神而感到自豪。
10.7 草就于甬沪列车

2007年9月25日星期二

思念


                 

我的思念
会不会造就一座灯塔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梦想都知道如何启航

我的思念
会不会流成一条长河
趟过每一座皇宫,每一个广场
一直执着地奔向远方

我的思念
会不会化作那片桂香
在圆月和你之间
散落着我的目光

我的思念啊
能不能凝结成诗句
即使从灰烬中捡起
依然把那一句歌谣吟唱

2007中秋· 速写

2007年9月24日星期一

诗囊旧物:流浪者之歌


我们每一个人
    都不过是时间母亲的弃儿
冬实春花
    夏繁秋枯
用一句没有吟出的诗
   打开所有的辽阔大地的门
      背上十字架
   而幸福被丢在哪里
 
像岩石那么空洞
像烈火那么充实
        下一个轮回中
        歌声和宿命一样美丽
梦想是一条单行道
无法逝去的远方
    从未归来的忧伤
  
我呆呆地仰望天空
    固执地拒绝所有的答案
        举起手灿然如风
        向着永不到达的星光 

2007年8月30日星期四

joke all around us


                                       

今天从硬盘上发现两张上次去天台玩随手拍下的照片:
看了下一张也许你就觉得莫非真有其事... :P

2007年8月26日星期日

明天的1984


阅读1984是摆脱左派的第一步。

------------------------------------                        

      1924 《我们》。
1932 《美丽新世界》。
1949 1984》。
三本令人心头沉重的书,一个数十年来在人们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梦魇。
在随后的数十年的时间里,我们还可以给这个列表后面加几本小册子,几部电影,比如《古拉格群岛》,比如《Brazil》,《发条橙》,比如,《华氏451》。从社会构架的角度来看,《我们》、《古拉格群岛》和《1984》是一个模式的,而《美丽新世界》和《华氏451》之类则是另外一个。
仅仅从历史经验上来说,1984的世界,也许已经离我们远去。正如我们所见到的那样,人类不可能永远克制己欲,不可能仅仅依靠高压,愚民政策和精神折磨而统治一个国家,除非如《我们》和《美丽新世界》中那样,一劳永逸地改造人类自己成为无意识的生物(这种改造正是人类自己毁灭自己物种的一条道路,人类也将成为其他智慧生物的反面教材)。如果技术永远都达不到改造人心的那种水平,,如果一个社会的稳定仅仅是依靠愚昧和封闭和依赖精神折磨消除异己,那么私欲,怀疑,爱情和反叛这些意识,仅仅依靠人的本性而根本不需要任何知识甚至智慧,就会从每一个人心里最深处萌发出来,国家机器不过是处于山顶的那块危危欲坠的石头。即使不是这样,更加残酷无情的经济法则也会祭起那把社会达尔文的惩罚之锤,发展永远比停滞强大,它的田野即将荒芜,工厂终将破损,久囤的困境会让它在外来的力量之前无所可御。任何处于1984的国家都将被时代所抛弃,而永远成为历史永恒的黑色的笑柄。
然而,梦魇并没有消失。
1984时代里,另外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高悬在我们头上,而这潘朵拉魔盒里释放出来的恶魔的力量,依然来自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这正是数十年前《美丽新世界》和《华氏451》便已经所传达给我们的弦外之音。
从根本上说,每一个世界都是人类自己所创造的,1984若是,新世界若是,在华氏451中充满焚书的消防员的世界亦是。人类创造了自己,创造了神,创造了整个人类世界。然后,他们发现他们还是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快乐和幸福,然而,幸福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一切人类问题的核心,是自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后人类所面临的根本的核心问题。每一个社会都根据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答案。物质缺乏的时候,人们祈求于上苍降下雨露;战争年代,幸福就是那一封家书;爱人的拥抱,朋友的微笑;消费时代可以肆意满足的欲望;所谓的名声和成就。那么拥有这些之后呢?
从根本上说,人类永远将保留着某些恶习,好逸恶劳,充满贪欲,自私地追逐自己的欲望,永远试图逃避痛苦。从这个角度来看,《美丽新世界》所带给我们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一个天堂:物质充足,思想简单,长生不老,数不清的爱情,简单轻松的工作,即使遇到了什么挫折,也立即可以借助神经药物来麻醉自己,一段虚幻而真实美好的时光。这样每一个人都可以生活在欢乐之中——还有这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吗?当然,付出的代价是无可避免的先天的阶级化,即使这样,底层阶级仅仅是分工的不同,神经药物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最好的度假方式,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是不是已经获得自由?
同样,无所不在的电视,信息量巨大的虚拟网络,人们尽可以沉溺其中,享受着信息和“思考”的快感——有现成的答案的有快感的思考;或者,还有体育,娱乐,以及一切可以激动人心的活动都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观众就是天使。这个比神经药物甚至更加完美,人们不需要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获得一切。听不到坏消息的地方就是天堂,那么书本也已经没有作用,在华氏451度温度之上销毁它,并和过去的黑暗时代告别似乎并没有什么过错。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两位作家笔下的历史背景仿佛这本书是写于昨天。作者对世情的洞察性令人赞叹。
如果说1984的所谓幸福还是老大哥们强加于人们头上的话,那么这个美丽天堂则完完全全是人类每一个人的自己的产物,它完全符合人类的天性,人类自己给自己创造了天堂。
这一切就是幸福的代名词。这一切就是幸福的代名词?
由此,人类最后的梦魇最终已经成形了,它以救世主的姿态伫立于世,提出这最后的问题:如果人类只有寻欢作乐的自由,那么这个是不是真正的自由?这个是不是就是人类幸福的终点?这个问题和人生的意义的一样,没有一个人能完整地回答它,但是整个人类都必须面对。
       问题的本质并不是出在书上,虽然这不影响华氏451的思想性,我们已经见到了太多的形如废纸的书籍,书只不过是知识传播的载体。甚至也不是出在知识的传播之上,虽然知识的传播到现在并不是一帆风顺。问题的关键总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如果再没有人想要阅读那一本书了,如果这本书实体存在的再多也毫无价值;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读书的快感,读完就忘记了(甚至,不加选择接受其中的观点也是同样)那么书和书所承载的知识的传播也毫无意义。知识传播的最终价值始终在于,每一个人自己在其中得到了自己的哈姆雷特——这需要积淀,沉思,甚至苦痛的挣扎,而这个,是不是欢乐的人类所需要的呢?思想本身可能是复杂的,甚至痛苦的,人类是不是会付出代价去获得它?还是最终沉溺于天堂而不可自拔?
       问题也不是出自娱乐、电视、电脑,互联网或者任何其他的科学技术之上。有市场的地方才有生产者,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埋下种子或者陷阱。如果廉价低级的趣味就是我们心里所向往的,那么我们又怎能将之归罪与他人?如果我们自己已经忘记了思考的方式,我们又怎么样能期望明天不是又一个1984
       在这个最终的问题之上,我们无法将责任推卸到别人,没有神灵或者上帝能给予我们任何启示,不然我们又将陷入老大哥的旧时代之中;这一切都依赖于我们自己的自由意志。阅读,思考,苦痛的反思,如果人类还需要它,那么负起十字架,离开我们自己给自己建造的明天的1984,就像浮士德那样,我们依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诗人William Black曾以他奇特的想像力写下了赫赫有名的《The Typer》(虎)一诗,这首诗曾被各种的文化艺术所引用,来表现人类无匹的创造性和自相矛盾的天性,让我们再读一读它,作为警醒和反思之灯塔所散发的一缕明丝:
When the stars threw down their spears,   当星光将箭头融化
And waterheaven with their tears,       泪水浇灌穹苍,
Did he smile his work to see           他可曾自得于他的丰功伟绩,
Did he who made the Lamb make thee   竟创造了你,也创造了羔羊?
【作者: purefire

2007年8月22日星期三

我们的时空 —— 从wow到脑残体


                                          

网络之发达,网络文化之发展,整个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角度到何种程度?网络对文化的影响如何?很想做一个详细系统的调查而心余力短。不过,从日前发生的所谓脑残体事件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管中窥豹,对此有许些了解?

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大体是这样的,在某些网络平台/游戏上,某些中小学生的小孩子们(所谓90后)为了标新立意吸引他人而故意使用异体字,这种做法由于简单叛逆,易为少年者作为流行接受而盛行一时。很有些活跃在网络上的人(相当一批即所谓80后)看不过去,而这些网络平台/游戏往往格调底下更引起了他们的轻蔑,于是将之称为“脑残体”表示对这种所谓把无知当个性的反对;而另一方则认为无伤大雅,对方是过于苛求。而这就造成了两派人的对立。

事情演化的高潮是百度暴吧事件。事件的导火索是wow(魔兽世界,一款最流行的网络游戏,以游戏深度和可玩性而为人们所称赞)由于迟迟无法进入中国,玩家不得不进入台湾服务器进行游戏,而台湾服务器又必须使用繁体字。在wow中国最强大的游戏论坛nga上,入乡随俗派和坚持简体派产生了相当的争论,由于众所周知的讨论的离题性,不久战火便蔓延到了异体字,即“脑残体”上,争论变成了反对脑残体的大联欢,多数人认为异体字的使用大大损害了中国文字的可读性,激烈言辞不绝于耳;进而引发了80后与90后的大争吵,某90后的反击文章被转载甚广,繁体论坛“暴吧”长达数小时。这个事情好像过去不久,许多著名论坛,尤其如nga等还留有痕迹。

这件事情对整个社会之影响还在继续,如果所谓80后90后的隔阂和争端某一天爆发,请不要忘记这次事件——然而,这种事情最好永远不要发生,80后90后是那么一种简单幼稚的划分,就好像地域歧视一样令人不屑。从wow到异体字到8090,这个其中的变化令人惊异。

由此网络对人的影响,对生活的影响被相当深刻地反应出来了。网络的便捷性使沉默者已经找到了喧哗的途径,使喧闹这找到了更多的同志,网络的便捷性使人们的两个看上去自相矛盾的社会性更为深刻。

第一种是一种分离性,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相应的平台给了他们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而这种感觉是有时候却需要排他性作为代价,一群人在不同的价值趋向之前被割裂开来,其中既有基本价值观的冲突,更多的是简单观点之上对立。而网络这种快捷方式往往会使不理智的对立被放大而造成隔阂和敌视的产生。

另外一个就是聚合性,我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小组织小团体,在网络上更加深化,团体可以寻找更多的知音,一个团体可以跨过地域时间之界限依靠网络迅速地组织起来,一些爱好,几句话,一个模糊的论点,马上就可以获得一大批人参与,支持和拥护。以前需要用书本,言传身教和集体活动的潺潺细流现在通过无视时空的网络一个晚上就可以变成无尽的大河长川,

两种相背离的潮流不过是映射在网络世界之上的人类生活,网络只不过使之更快,更清晰,更透明。然后在接受这个快捷之时,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停下脚步,仔细想想我们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东西?我们所坚持的和别人的意见是否有可协调之处?其他团体的意见是不是也可以对我们有促进作用?我们是不是更多地可以以理智的辩论解决问题?或者某些对立不过是可以无视的小水沟?

网络上的争吵往往是一种“暴民”的行为,其本质是躲在屏幕之后宣泄自己的感情,宣泄的方式就是要简单直接,反对自己所反对的,赞成自己所赞成的,不惜扣上几顶大帽子,极尽讽刺之能事,获得更多人的支持——我们已经在网络上看到太多无端和无聊的咒骂,仅仅是因为彼此间小小的差别,且不论地域歧视了,两个相同类型的论坛的口水仗我们还见得少吗?甚至为了某一个 所谓明星而爆发的互相谩骂我们还见得少吗?很久以前,我们可以在城市弄堂口见到某些为鸡毛蒜皮的事而喋喋不休的大妈们,现在轮到网络这个大弄堂了,那么多人都在这里,别让污水泼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网络的应用使大量的信息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然而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们是不是就已经获得了进步的真谛?网络正在为人类的生活打破时空的界限。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打破时空的仅仅是网络呢,还是更有我们自己?

2007年8月12日星期日

成功的美军,失败的变形金刚


                                    

前几天一大帮子人过来玩,正好有公司club的电影票,于是一伙老男人们pdpd地跑去电影院怀念童年,看擎天柱和威震天如何又打得不可开交。嗯,拍得不错,真可称得上是美国的《英雄》啊。

先看看讲了什么故事吧(剧透慎入):
好家伙,一上来就是美军在沙漠中的行动,可怜的伊拉克和阿富汗人民还没从战争和内耗中解脱出来,就又要受到霸天虎们的欺负,这命也太歹了吧-_-(等等,根据变形金刚百科全书,好像变形金刚应该于1984年出现在地球上吧?导演,剧本错了 美军们则是全副武装,雄纠纠气昂昂。当然,为了表现霸天虎们的强大,在第一波攻击中,需要先输一阵,不过强大的美军怎么能大输精亏呢,果然英雄们从粉碎性倒塌的,蟑螂都死光光的房子里爬出来了(画外音:他们不是一伙人在战斗,不是一伙人~导演和他们在一起~)
看得出来,导演显然得到了美国的国防部甚多好处,那国防部长俨然成了智慧和美貌并存的英雄,一点也不像现实中前一任拉姆斯菲尔德同学那么咄咄逼人的鹰派作风(拉姆斯菲尔德挽着导演的手:导演,昨天那顿吃得还舒坦不?)。剧情总是老的剧情,一伙所谓高智商的精英们被招来分析发生的状况,国防部长慷慨陈词,背景音乐到达高潮,美剧屡试不爽的绝招。
然后该讲讲正事了吧,no no,先别急,ebay那头的赞助还没搞定呢,咋办?找个混小子上ebay卖传家宝,(可怜的祖父的眼镜)总算是哄得ebay很开心,大功告成,接下来就好戏开场,大黄蜂同志出现了(大黄蜂:我好开心啊,哦,导演说雪佛兰给的钱不够多,先把大黄蜂的说话功能去掉吧(大黄蜂:#@#%@……, T_T)。没有了说话功能,大黄蜂的脾气显然不太好,幸好老爸口袋里没钱,也就只能买破破烂烂的大黄蜂(大黄蜂:T_T)伪装的小车给儿子。
接下来又是爱情戏,混小子和mm逍遥了一阵之后,擎天柱估计等得很不耐烦了(擎天柱:什么,演了一半主角还没出场?导演:呃,忘了告诉你,主角不是你。擎天柱:)。大黄蜂终于发了信号,擎天柱马上出现了(观众:哇,塞伯特恩离地球那么远,你怎么来的?擎天柱:为了这部片子,我,我容易嘛我!),先把混小子吓个半死,然后和蔼可亲地说:小子,你好,我是从ebay上找到你(擎天柱:这台词,我练得多溜)和你的传家宝的,快领我们去觅宝吧!觅了宝我们好回家啊。
这个时候,本片中最大的反派出现了(嗯,不是霸天虎,威震天在本剧里最大的作用是在冰库里当棒冰),美国13区特工(参考:赫赫有名的Zone 51。不过导演为啥选了13这个数字呢)说:不行,你们这些妖怪,虽然你们不想吃唐僧肉,我们也要抓住你,你们别反抗哦。擎天柱的憨劲上来了,他沉思了一会说,好吧(观众汗下)。大黄蜂,你就牺牲一下吧(大黄蜂:…~~~>__<~~~)。
这下戏份可又多了很多了(导演:嗯,我很满意),一伙人被抓到13区参观大冰棍威震天(威震天:导演我惹你了吗?!),据说科学家们从冰冻着的威震天身上得到了20世纪的科学知识(观众汗下。爱因斯坦从坟墓里爬出来说:我没见过它),还发明了汽车(福特也从坟墓里爬出来了),最后造了胡佛大坝把大棒冰和所谓火种源的装在里面(胡佛:我已经没力气爬出来了)。可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霸天虎终于来了,要争夺有巨大能量的火种源统治世界了(翻百科全书,这玩意不是这样用的啊,导演,剧本又错了)。这个时候,国防部长和13区领导终于醒悟了,他们做的第一件是呼叫美军增援(美国国防部:导演,我们对你很满意),第二件是把火种源送走到城市里藏着(城市民众:我碍着你们什么事了,又找我们当炮灰)。
显示美军实力的时刻到来了!这次的敌人是霸天虎,超高科技的机器人,在伊拉克不可自拔的美军在这次战役中要挽回颜面了!F22不就5亿刀一架嘛,上它两个中队,啥精确制导,战斧导弹都用上,前面逃出来的英雄们也当特种兵使了,混小子充当好汉护送宝贝,mm当驾驶英雄,带着熬出头的大黄蜂当移动炮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观众:导演,这画面太快了,我们看不清楚~导演:不好意思啊,前面拍得太多了,钱花光了,将就着点吧。观众:)!大冰棍威震天睡了200多年看来是比熬了几个通宵等降落的擎天柱精神充沛,三下两下把汽车人搞定,背后吃了好几颗F22的导弹,还是快得到终极目标了,想不到被那小子直接塞了一个包搞定,故事稀里糊涂结束了
大黄蜂挨了一顿饱拳之后说话系统居然好了(雪佛兰冷冷地说:我们不是哑巴!),说愿意留在地球陪着朋友(大黄蜂:为什么总是我 T_T),结果擎天柱们发现自己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也回不去了(擎天柱:这,这,导演,要拍第二集等我先回家和我老婆招呼一声成不?),总之一起都很完美,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根本上来说,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变形金刚是很成功的,光赞助商的广告也可以赚得投资人吃好几辈子了;作为变形金刚的第一部真人影片,机器人的造型虽然与原来的不同,也相当不错(反正机器人在影片里也不用认出谁是谁,故事都是人类的);音效和场面亦达到了大片应该有的制作水准。对气氛的烘托也颇到位。
但是,整部片子来看,电影的核心故事性是相当令人失望的。它和其他变形金刚系列的格格不入,导演颠覆了整个变形金刚的历史和背景不说,里面加入了相当多的啰里八嗦的成分,其实这部片子实在不应该叫变形金刚,叫做美军大战外星人可能更加合适一点。本来剧情改成这样倒也可以,美军乘机又展示了一把自己的力量,真伪不论,让世界各国学习学习,让本国人民安心,倒也是一举几得,导演也能得个啥美军征兵成就奖什么的,不过把变形金刚们塑造成如此傻里傻气的形象来突出人类的,其实是美国人自以为是的智慧,剧情也过于简单了,老子天下第一都可以吹成老子宇宙第一了。这个不禁让人想起了中国的所谓几部大片,同样是大制作大场面,同样是情节单薄内容简单漏洞摆出,不过中国的大片一出来就被骂得狗血喷头了(说实话,活该);但变形金刚何以获得交口称赞呢?中国的导演们如果要出头,要不改弦易辙,开始学如何编好一个故事,要不就学变形金刚,把大背景搞搞好,把主题搞成怀旧型的,走幼稚简单路线,省得别人要求那么高。
美军很成功,变形金刚很失败,擎天柱大哥,别哭了,洗洗睡吧。

2007年6月14日星期四

诗囊旧物 - 歌者


                         

谁在榕树底下
打开孩子的诗囊歌唱
那到不了的远方
行不完的悲伤

清晨沉默的朝阳
怀念着哪一棵海棠
在温柔的大地中
藏着命运平凡的勋章

最清醒的莫过于
暮色如墨白头苍苍
时光的手中空空如也
带着所有的秘密逃亡

路过婚礼的时候
别忘记讲一个童话
烈酒耗不尽的热情
别让它流出眼眶

谁在榕树底下
打开我的诗囊歌唱
那到不了的远方
走不完的悲伤

2007年6月10日星期日

精神产品的共享传播机制


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                                      

1.精神产品传播的困境
精神产品(这个词是现造的,不知道是否合适),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文学、文艺戏剧、小说、影视以及网络文学等等,对我们来说,它的涵盖范围很广,基本上,能够以文字、图像等方式出现的反应人类精神生活的,都可以纳入这个范畴之中。
精神产品长久以来是知识分子和上层建筑的缔造维护者所专属的。以精神产品长久以来的主要载体——书籍来说,向来是知识分子、演说家、政治家以及各类文字工作者的专属产品。书籍一开始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宣传作者的理想和主张,或者记载历史和诗歌。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初的精神产品工作者是不依靠这个填饱肚子的。老子西行留下的5千字,大概没拿到多少稿费,庄周现实中穷了一辈子,可他留下的文字何其瑰丽飘逸。现在也许已经没法考察左思同学的《三都赋》为他赚了多少稿费,最大的可能赚钱的只是纸商而已。
可是物质条件的限制,即使作者并不想以此为生(这个在专业分工深化之后,其实也挺难做到,一天到晚码字的人如果不依靠码出来的字生活,就只能依靠别人了),要出一本书大抵是很困难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虽然老祖宗好不容易发明了纸,可以不再用牛拉成捆的竹子了,可是一个人,突然冒出一个什么想法来,要以此为基,洋洋洒洒三千篇,成稿出集,如果没有殷实的家底,或者友人的支持,甚至政府的资助,乃难上难。虽然书被称为精神食量,但是书本身是有代价的。先不论纸张的价格,光排版,校对,印刷成本,运输,宣传,销售,这个成本不是所有人,甚至不是多数人能承受的(当然,有时候书的成本不是直接物质成本所决定的,这个要在后面仔细讨论)。他的想法意见,最多只能传播于亲朋好友之间,还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这正所谓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料到了自己的生前,虽然没有料到身后。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精神产品的传播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已经听说了太多的人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因为某种契机而声名大噪,红极一时。这个对他个人也许已经没有意义,但是对他要传播的思想或者他的作品本身来说,还不算是一个悲剧。除开某些炒作的因素之外,传播途径的限制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2.物质条件的革命
但是,整个世界因为两件件事物而彻底地改变了。一个叫做计算机,一个叫做计算机网络。
网络从多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世界,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吧。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码字以及把码出来的字分享出去的直接物质代价,这个问题几乎已经一劳永逸地得到了解决。从直接成本来考察,码字所需要的“笔墨纸砚”的成本,变成了用几个电子在量子力学的指引之下改变圆形磁片特定区域磁性的代价,誊写已经没有必要,排版校对的生产效率亦大大提高。而以前要分享和阅读一本书,这本书至少需要存在,或借或买,而现在的要付出的直接的物质的代价是——以中文为例子,utf8编码下,一个中文字符的平均长度是2byte,现在250G硬盘的稳定在500-600rmb之间,一个硬盘大概可以存放上千亿个中文字符的简单文本,大概是100万本平均长度为10万字的书的集合——估计在医学帮助人类延长寿命之前,人类个体是没法子读完这么多书了,而每一本书的物质代价在今天大约万分之一rmb左右,而且正在急剧减少。而我们注意到,它的主要材质是沙漠里的沙子,而不是树木;至于网络传输的代价,其实也就是几个电子蹦蹦跳跳做了一次长途旅行,它的能量大概是若干毫升水从三峡大坝经过而可以得到的。这实在是一个节约资源,拯救森林和我们自己的一个好主意。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已经为一场精神产品的盛宴打下了物质基础,从现在开始,人们所缺少的不再是精神产品的载体和生产载体所需要物质条件,而是精神产品本身——或者说,出色的精神产品本身。
共享机制的起源
解决了基础问题之后,现在值得我们考察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才是我们需要考察的重点。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软件和自由/开源软件的历史。从本质上说,软件也是某种精神产品,倒不是说它有什么精神内涵崇高意义,主要是它不直接产出物质价值 :P . 如果我们勉强把它接受成为某种精神产品,那么开源软件的历史就值得我们观察。开源软件的发端是m$和许许多多的软件公司开始贩卖他们写的各种各样软件为生。这个本来也没有碍着别人什么事,只是某些公司,包括m$的某些产品把事情给搞糟了,软件的质量是如此的低下,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程度;另外一方面,由于版权和专利制度的存在(主要是版权制度,专利制度事实上不保护具体实现细节),软件的源代码是不公开的,即使人们怀抱好意,想修改某些代码以得使之正确运行,并让公众也能得到这个好处,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在法律上是不可行的。这就惹恼黑客时代的老头子和愤青们,他们从实践出发,仅仅凭借着热情和才智,从无到有地创立了一整套的开源思想,开源组织,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依托下的,从而掀开了这场乌托邦式的运动(激进者称为“革命”)的篇章。
深入开源软件的内部核心,我们会发现,这场运动的核心就是分享和人人参与。撇开各种各样的开源许可证,开源软件至少有几个特质:
·共享性 每一个人除了使用软件之外,也可以参与软件的设计,开发和改进,使之贴近现实。要注意的是,这个不一定是商业友好的。
·重新修改和发布 多数的开源软件都是允许某种形式的自定制和重新发布的,这种定制是人人参与的最终形式。
开源软件的兴起,大大提高了软件工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力,减少了重复劳动,增加了臭虫,从现实角度来说,大家在用的很多软件都是开源软件,或者说,其实桌面的绝大部分软件都可以使用开源软件,大多数的情况下,不比使用商业软件(好吧,其实往往是是盗版的)差——更好的可能性大些。
4.精神产品网络传播的可能性
回过头来讨论我们的真正的精神产品。我们注意到,事实上,有时候一本书的成本不是由纸张、印数这些成本所决定的,书店里有十几元的书还打二三折的,也有不成比例的数百元还从不降价却又被络绎不绝地买走的。这个时候,成本往往不是物质实体了,而是某些形而上的东西,思想的深邃,文字的质量,作家的名声,受欢迎程度,加起来就是作者的稿费,甚至提成。这个就是因人而异,因书而异,出版商们自然对此有自己的深刻见解,不敢弄斧。作者的稿费实质上是作者的劳动所得,这个劳动所得实在很难以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衡量,不过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劳动所得。还要注意的是,这个有时候也是作者的生活来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盗版图书和盗版软件同样是饿鸡取卵之行为,一方面希望鸡多下蛋,下好蛋,应一方面又只把蛋偷偷拿走而不肯给鸡吃的,鸡就两条出路,一是逃走改行做做山鸡当当土凤凰啥的,一个就只好饿死了。那个时候,想吃鸡蛋也吃不上了。
因此,事实上有时候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往往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传播于大众,自己的思想能为人接受,自己的见解能够远播,最后著作等身,名垂千古,这个意义上,盗版并不给他造成多大影响,或许还能扩大影响。另外一方面,盗版的猖獗就是意味者自己的损失,还往往是直接的损失,一个人如果饭都吃不饱了,即使名垂千古也不是件太惬意的事。
但是买盗版者也并非出于本意。这里可能有两个问题制约了正版书的传播。一个是书的价格,一个是流通渠道。盗版比正版便宜那是一个核心问题,一本20元的书和一本10元的盗版,对于一个穷书生来说也许就倾向与后者,何况现在的盗版的质量之高令人诧异——大抵也是电子排版工业带来的好处,如果无法分辨证伪,价格的优势显然就体现出来了;二是流通渠道,正版书总是规规矩矩地在新华书店里,而大街小巷里的书摊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淘书之所。
这个意义上,网络的发展为之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传播平台,可以大大缓解上述两个现实问题所带来的难点。由于在第一节里所阐述的原因,在网上流通的文字形式可以以非常低的,接近于零的成本流通,剩下的成本就是作者自己的稿酬了。假设一本书卖20,作者的稿费具体是多少我没有具体的调查数据,假设不超过10%,就是2元钱。就是说在网上销售文字,如果出售的数量一定,只要卖出2元钱就能够保证作者的收益,至于出版商饿死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请出版界的同志们不要扁我,事实上你们的钱途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讨论问题,我保证你们还是会吃香的喝辣的:P),这个大大低于盗版书的价格,甚至大大低于出版盗版书的成本。至于传播途径那更是小事一桩,电子绕地球跑一圈也没有多少时间,咱都生活在地球村了,村头王二写了本书,村尾张三举起望远镜就瞅到了,关键只要村长别拦着别把书烧了就行。
网络销售的技术难点已经攻破,现在关键的还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的心理问题。个人喜欢拿个屏幕大点的手持设备,关键是方便,上下班地铁上可坐可站,读得从起点站到终点站;但是对于天天能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书的人来说,有本实体书才是真正有读书味道的;当然,技术的进步最终是会有实体书式的电子书出现的,而且个人预计,关键也已经不是技术难点而是市场需求;二还是盗版问题,这个盗版可能是个人的,或者是某些贪图点击率的不良网站的,这个就和后面我们要讨论的法律问题相关了。
5.法律保障——版权和许可证
网络传播途径的出现,同时也大大解放了所谓沉默的大多数。沉默的大多数现在可以唱唱歌,开开party,每一个人都来展示自己鄙见了,其乐无穷,或者甚至一不小心从大多数变成不沉默的少数了,或者沉默的大多数也变成聒噪的大多数了。任何一种开放的,真诚的讨论我都觉得是很有价值的,何况是千百万人的独唱,小组唱,小合唱,大合唱,顺便说一句,其实大合唱也未必就是非理性的,毕竟有时候大家都有共同的良知。采用的形式有blogwiki,论坛,bbs,等等。
更进一步,对像一个论坛/bbs社区来说,这个就是基础性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依托bbs来表达观点,辨非正理,寻找知己,获得趣味。这个是一切思想的汇集和交流之场所,如果可能,也是一个精神产品传播的平台。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其中的传播途径的法律保障,来保证创作者的合法权利。这就是最后要讨论的版权和共享机制的实现问题。
网络的世界基本上是一个自由的世界,很多情况下如此。但是自由不保证自由的存在,就好像民主也会导致专制一样。这个问题上,开源软件大佬们颇有自己的见解,因为他们已经吵了快二十年了。开源软件的大致上分为二种许可证方式:
·Copyleft 版权(copyright)的反面,保证一切修改、重新发布,总之一切后续和衍生品都和前作一样是开源软件,这个就是某种“用专制保证自由”的典型例子
·Copy-center: 某种类似与公共产品的许可证,非常自由,自由到可以选择不自由。
这两种许可证方式反应了对一个问题的两个世界观,即,人生而自由,那么他有选择被奴隶的自由吗?他们答案已经在他们所创造的许可证里了。
从根本上来说,开源软件是基于版权的(又是一个“自由是基于专制”),就是说,如果没有版权,没有法律来保护版权,开源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开源许可证的是基于版权的。法律保护了版权就是保护了开源软件,就是保护了第一种专制保卫自由的许可证方式。
至于回到我们的精神产品的问题上来,网络的自由往往也有被滥用的危险,最多的就是未经许可的转载和重新发布。我和几个人曾经发表过几篇论文,过了不到一周,google出来就超过几页了,除了头条还是真正的发表网站之外,其他都是转载。光是转载,正如上述所说,也不失一个传播的好途径,但是有时候文章都面目全非,作者还是这两个;或者作者的名字消失了(更有甚者,只剩下光零零的一个姓氏),文章倒是一字不缺,不禁感慨转载者的水平之高。
这个很大的程度上反应了一个现实,即版权本身,至少在中国,是不受重视的。但是这个现象即将随着中国打击盗版的力度加大而结束,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确立,网络不受限制的传播和侵犯合法权利的现象也会得到一定的抑制。
现实意义
这个时候我们,包括聒噪过和继续聒噪着的大多数们,如果要保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聒噪,呃,精神产品得到传播,就必须拥有自己的版权意识,为自己的作品选择:
·版权所有,禁止转载,这个当然是可以的,尤其是和出版商定了某些协议的,或者是想进一步开发其价值的。它基本上肯定一种商业价值,不然,这种是不利于传播和分享的。
·使用某种许可证来保证共享传播,同时保护自己的利益。许可证是从开源软件那边拿来,数十年来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创造和共享的理念也相当令人信服。当然,选择恰当的许可证是相当必要的。首先,大多数的许可证不需要作者放弃版权——就是说,我依然对我的作品拥有版权,可以任意处置,牟利;我只是以某种形式进行授权使用和传播。而且许可证也可以对传播和修改、再发布有自己的规定,从而避免了自己和自己打架的问题的存在。
其实很早开始就有很多人在发布自己的作品时,有一定的说明,比如“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出处”之类的,但是没有更详细的约束条件而可能处于不利境地。现在,使用一定的许可证可以保证复杂情况下的利益。除了来源于软件的许可证之外,还有一些是精神产品自己的许可证,最流行的比如“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它有一系列的许可证和非常详细的说明条款,非常适合于个人和社区的使用。
不光光是个人作品的问题。有时候,集体作品更有以某种共享许可证发布的价值,比如,最近很有趣的fallout的翻译,这种集体的,公益性的活动,为了保证每一个的共同利益,将之共享发布,正符合发起者的意愿。
个人认为,版权制度的确立,这个正是一个社区发展的机会——一方面避免了版权缺失带来的众多问题,比如资源被不当转载、使用和开发;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使创作者放心地在社区之中发布自己的作品而不用担心一系列的问题。当然,这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
历史的门敞开了,现在,你的作品在哪里?